??核心提示
??从渤海之滨到天山北麓,跨越八千里路,山海深情在岁月中绵延。
??产业项目孕育腾飞活力,惠民工程落地生根,先进技术为发展赋能……辽宁省与新疆塔城地区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八师、九师,因对口援疆紧紧相连。
??投入真金白银、派出精兵良将、倾注真情实意,辽宁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疆工作的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精神,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时代党的治疆方略,把做好对口援疆工作作为义不容辞的政治任务和光荣使命,将“辽宁所能”与“受援地所需”有效结合,扎实推进对口援疆工作不断取得新成效。
??产业援疆激发活力
??7月的塔城地区,处处涌动着发展的热潮。在乌苏市陆港多式联运有限公司的新丝路铁路专用线场站,总经理高吾存一直忙碌着,查看发货准备情况。不久后,12个装满乌苏本地玉米的集装箱、10个装满广州衣物的集装箱,将分别发往四川和俄罗斯。
??这条新丝路铁路专用线,是辽宁援疆资金支持建设的重点项目。今年1月底,项目一期正式投入运营,它如同一条钢铁纽带,串联起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为区域经济发展和“一带一路”物流网络建设注入澎湃动能。
??沿着“一带一路”,辽宁产业援疆的脚步在塔城巴克图口岸同样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一座现代化的“丝路文化商品城”拔地而起,成为跨境商贸的新地标。走进商品城,哈萨克斯坦的蜂蜜、俄罗斯的巧克力糖果、格鲁吉亚的红酒等琳琅满目,浓郁的异域风情扑面而来。“在这里,商户经营安心,游客购物也更放心,今年以来,边民互市销售额达到了4亿元。”塔城市巴河口岸投资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倪振兴的话语中满是自豪。
??不远处,2023年7月开工的辽疆产业园正在加速建设,新时代赌场农副产品深加工、跨境电商、仓储物流等领域,预计今年年底前投入使用。目前,园区(一期)已布满项目,高标准厂房即将交付使用。届时,农产品落地加工企业、装备制造企业以及电子产品生产企业将不断入驻,新疆塔城重点开发开放试验区管委会副主任于玮对未来充满期待。
??在额敏(兵地?辽阳)工业园区内,同样是一派繁忙景象。新疆信达额敏县铝电解电容器用中高压化成箔项目现场,自动化生产线正在紧张调试设备;新疆隆惠源药业有限公司内,两项国家级发明专利的中试收尾工作也在有序推进。如今,这里已有34家企业入驻,2024年产值达12.3亿元。
??从巴克图口岸的丝路文化商品城,到乌苏的新丝路铁路专线,从辽疆产业园到额敏工业园,辽宁产业援疆持续发力,300余个产业项目陆续落地,实现了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双向共赢,不断增强受援地经济发展的内生动力,在祖国的西北边陲绘就一幅产业协作、共同发展的壮美画卷。
??人才帮扶播撒希望
??人才,是火种,更是希望。肩负着对口支援的崇高使命,每年都有近千名医生、教师等柔性干部人才,如蒲公英般将知识的种子撒向100余个受援单位、16个行业领域,用智慧与热忱,让先进技术与理念在边疆落地生根。
??在额敏县人民医院手术室,哈萨克族医生加尔肯别克?布合巴依正熟练操作髋关节置换手术器械。谈起这几年的进步,他满是感慨:“以前这种手术我们做不了,辽宁专家来了手把手地教,让我们提升很快。”如今的他已经成功做了20多台髋关节置换手术,还能指导更年轻的医生。
??辽宁医疗援疆团队“以院包科”精准帮扶,将柔性服务期从一个月延长至三个月,让技术沉淀更有厚度。辽宁援疆专家、裕民县人民医院院长曾令达对这里实现的技术突破如数家珍:“像心包穿刺术这些‘第一例’,都是我们带着本地团队啃下来的硬骨头,我们的目标是留下一支永远不走的医疗队。”
??医疗帮扶的温度还在传递,农业人才援疆的故事已悄然续写。乌苏市头台乡汪家庄子村的水厂养殖场里,1500亩水面波光粼粼,工厂化育苗车间内,准噶尔雅罗鱼鱼苗正欢快地穿梭于养殖桶。企业负责人刘文辉捧着刚孵化的幼苗笑得合不拢嘴:“全疆唯一的准噶尔雅罗鱼人工繁育许可,是辽宁专家卢伟帮我们拿到的,来年这鱼定能卖个好价钱。”
??在辽宁省农科院塔城分院示范基地,“岳阳红”苹果树枝头挂满青涩果实。副院长王志刚轻轻抚摸着小苹果,就像抚摸着自己的孩子。“这是我们精心筛选试种成功的抗寒品种,它们已经在这里扎根。”6年时光,塔城分院建起3个科技示范基地,手把手带出300多名乡土专家,培训农民超3000人次。如今塔城大地1500亩新果园、8500亩中草药基地生机盎然,每一片绿叶都在诉说着丰收的故事。
??民生温度可触可感
??从重症监护室的暖箱到新能源公交车的座椅,从幼儿园的积木到职业学院的机床,辽宁援疆把94%的资金都花在民生领域和基层建设,不断为“一地两师”各族群众的幸福生活“加码”。
??教育是最长远的民生。在塔城职业技术学院,30个紧贴市场需求的专业设置,为青年学子铺就技能成才之路;在塔城三中、四中,学生们共享着辽宁沈阳优质的教育资源,考上好大学的梦想逐步照进现实;在塔城市第四幼儿园,孩子们的笑脸,成为辽宁教育援疆最动人的注脚。
??在基础设施建设领域,辽宁援疆的“民生温度”同样可触可感。“新车平稳又舒服,座椅还是软的。”沙湾市民王兵对新能源公交车赞不绝口。2024年12月,32辆纯电动公交车取代了旧燃油车,这座边疆小城的公交系统一举迈入绿色低碳的新能源时代。而这只是辽宁援疆民生工程的一个缩影。现在的塔城地区,最漂亮的学校、最先进的医院、最舒适的安居房,都来自辽宁援疆工程。辽宁援疆以“硬件+软件”的双提升,让边疆群众的生活品质节节攀升。
??曾经,塔城地区的群众为看病奔波上千公里;如今,优质医疗资源在家门口触手可及。
??走进塔城地区人民医院新生儿科监护室,暖箱里的早产儿正在医护人员的守护下安睡。玻璃窗外,一面面锦旗诉说着生命奇迹——这里新生儿重症救治曾是空白,如今依托辽宁“组团式”医疗援疆的持续发力,建成了高标准的新生儿救治中心,新生儿死亡率从4.7‰降至3.4‰。提起这些变化,辽宁援疆专家、新生儿科主任李君脸上充满自豪。
??更让当地群众暖心的是,沙湾市人民医院血透中心在辽宁援疆资金支持下,新添13台血透机、10台血滤机,113名需要每周透析的患者再也不用颠簸往返乌鲁木齐,3月投用的新设备让他们在家门口就能接受稳定治疗。如今,塔城地区县域内就诊率已提升至85%以上。
??文化交融心手相牵
??盛夏的夜晚,在塔城乌苏市九莲泉公园,“同饮一杯酒·共话山海情”乌苏市—营口市文化交往交流交融专场文艺演出火热进行。这场演出,是2025新疆塔城乌苏啤酒节的一项重要活动,由辽疆两地的艺术家携手呈现。
??舞台上,来自辽宁的音乐创作人刘彬深情唱响原创歌曲《乌苏赞》:乌苏啤酒麦芽香,醉在西域好风光,佛山冬日雪飘扬,戈壁滩上驼铃响……优美的旋律、真挚的歌词,饱含着他对乌苏的热爱与赞美。现场,人们载歌载舞,辽宁与塔城人民的心越拉越近。
??在距离乌苏市300多公里的额敏县东街夜市,这里的夜晚同样炫彩。古色古香的建筑,在大红灯笼的映衬下,尽显“国风辽韵”。辽宁援疆资金的支持,让这里从普通的夜市蝶变成当地夜经济的亮丽名片。
??“辽宁和额敏是分不开的朋友。”居民围坐在一起,品尝着特色美食,伴随着欢快音乐,热情地邀请来自辽宁的客人共跳民族舞蹈。
??文化润疆,让辽疆两地人民的心连接得更加紧密。一批文旅融合项目在新疆落地生根,“一地两师”多次在辽宁举行文旅推介会,向辽宁人民展示新疆的魅力,众多辽宁企业助力塔城地区文旅开发,“山海协作”的文旅之路越走越宽。跨越山海的牵手,换来的是两地人民的心心相印。文化交流的深入,凝聚的是团结奋斗、共同发展的磅礴力量。
??岁月悠悠,情谊绵绵。辽疆两地携手共进,正在续写更加璀璨的篇章,让民族团结之花绚烂绽放。
版权所有:辽宁省人民政府 | 主办单位:新时代赌场 |
地址:沈阳市皇姑区北陵大街45-9号 | 邮编:110032 |
![]() |
网站标识码:2100000037 |
ICP备案序号:辽ICP备05023109号 | 联系邮箱:mhwz@ln.gov.cn |